

随着国际海运贸易航线的需求水平急剧下降,海运运价暴跌,航运公司正准备实施自疫情爆发以来最严厉的班轮服务削减。
为了稳住运价,船公司们停班停航,降低航速,集装箱航运市场一夜之间“风云变色”。继最近跨太平洋航线服务停航减班之后,三大联盟正在考虑暂停或合并一些亚洲-北欧环线服务,以减轻预订急剧下降的影响,并减缓运费大幅下滑的侵蚀。
10月11日,马士基发布公告表示,由于预测全球需求将减少,马士基正在寻求相应地平衡运输服务网络。在上月底暂停两条跨太平洋航线后,其将取消亚洲-北欧航线的运力。
马士基表示,第一艘受影响的船舶将是10月26日从宁波启航服务于2M“AE1/Shogun”环线运力为16652TEU的"MSC Hamburg"轮,该船途经宁波、厦门、盐田、马来西亚丹戎帕拉帕斯以及欧洲的鹿特丹、泽布吕赫和不莱梅港。
根据eeSea数据,该环线部署了11艘船舶,平均运力为15414标准箱,往返行程需77天。
马士基表示:“我们的总体目标是为客户提供可预测性,并通过为受影响的船舶提供替代路线和覆盖范围,将供应链中断降至最低。”与此同时,马士基的2M合作伙伴MSC昨天表示,“MSC Hamburg”的航行只是暂时取消,这表明服务将在一周内恢复。
但订舱量(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订舱量)的大幅下滑,意味着三大联盟别无选择,只能对其进行合理化调整以避免即期和短期合同运价进一步暴跌,对其维持利润的长期合同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一位服务亚洲-北欧航线船公司的消息人士最近表示,该公司的订舱量“非常糟糕”。“这是疫情开始以来见到最糟糕的前景,舱位预订需求将下降了25%。”他补充说,未来几周到英国的订舱量“特别少”,但希望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他表示:“黄金周假期过后市场需求疲软,今年可能是最糟糕的一年。”
随着进入需求持续疲软的时期,即期运价一直在下降,航运巨头们被迫采取积极措施来管理运力,通过取消更多的航行,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终止航线。接下来,为了救市船公司们可能会取消更多欧洲线航行。甚至有可能出现舱位紧张状况。
在此提醒,近期要出货的货主货代朋友们,与船公司、客户等做好沟通,一定要尽早做好出货计划,以免影响出货!
箱讯科技智慧国际物流AnyCase平台是一家上海货代公司旗下基于物流大数据的国际货运平台,箱讯科技在上海、苏州、常熟设有多个分公司,服务全国10000+客户行业,为客户提供货代、海运、空运、铁路整箱、海运整箱、海运拼箱、拖车、报关、采购、订舱、清关、转关、仓储、代办货运保险、代办各种证书、代理检验/检疫等一条龙的智能物流服务,并提供海运价格查询和海运运费查询,欢迎来电咨询400-1567-881。
来源:外媒Theloadstar、马士基公告、维运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