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斯里兰卡面临外汇严重短缺、物资短缺、物价高涨、供电紧张等问题而导致国家濒临“破产后,黎巴嫩副总理沙米周一(4日)毫无预警地宣布“黎巴嫩处于破产状态,黎巴嫩央行同样如此,损失巨大”。
根据外媒报导,沙米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对该国经济状况发表评论,称“黎巴嫩处于破产状态”。他表示,这次破产造成的损失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黎巴嫩央行共同承担,各方对于承担损失的责任分配都没有异议。
“不争的事实是,我们不能再活在否定之中,我们无法向所有人开放(银行)取款,我也希望我们处于正常状态。”
黎巴嫩自2019年以来便面临严峻的财务状况。对此,随后这位黎巴嫩副总理沙米再次出面对当地媒体强调,他一直在谈论“政府无力为弥补金融业损失做出重大贡献”,“这意味着它没有流动性”。随后,黎巴嫩总理纳吉布·米卡提的新闻办公室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副总理沙米关于黎巴嫩宣布破产的声明是“片段化的”,他指的是“流动性,而不是偿付能力”。然而,米卡提办公室并未就此进行更多详细说明。
根据有关规定,“破产”意味着政府无法支付到期债务和利息。其中,导致国家破产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流动性,当一个国家由于其无法迅速变现其资产基础而暂时无法偿还债务和支付利息时,可能会宣布“破产”。不过,黎巴嫩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成员阿尼斯·阿布·迪亚布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黎巴嫩在偿还债务方面(确)已步履蹒跚,但还不是一个破产的国家”。
黎巴嫩中央银行行长萨拉梅也迅速发表声明,否认他领导了30年的央行破产。“尽管黎巴嫩的金融领域出现了亏损,但央行依然在履行其法律规定的职责,而且有关央行破产的消息是不真实的。”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大爆炸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间,黎巴嫩经济收缩的规模已达58%,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9年的约520亿美元骤降至2021年的218亿美元,收缩程度为全球之最。2021年,黎巴嫩公共债务增至100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212%。世界银行表示,这使黎巴嫩成为世界上债务与GDP比率第四高的国家,仅次于日本、苏丹和希腊。
黎巴嫩当前正处于世界银行评估的“全球1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崩溃之一”。世行还预测,黎巴嫩经济在2020年萎缩21.4%的基础上,2021年实际GDP将下降10.5%。
过去两年间,黎巴嫩货币贬值了90%以上,贫困率飙升,据联合国数据估计,超过四分之三的黎巴嫩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据联合国黎巴嫩问题特别协调员 Joanna Wronecka介绍:在黎巴嫩生活的,几乎占本国人口四分之一的150万叙利亚难民,90%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
在2020年3月,由于外汇储备降至“临界和危险”水平,黎巴嫩首次出现主权债务违约。
对于黎巴嫩目前社会经济情况,部分买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国家社会动荡以及国内美元紧缺而导致付款拖欠。再加上当前俄乌冲入及全球疫情背景下,作为黎巴嫩主要外汇收入来源的旅游业将受到进一步影响。
预计随着黎巴嫩政治经济多重形势不断恶化,业务风险将进一步上升。特别是在当前黎巴嫩汇率暴跌、本币贬值、经济面临高风险的情况下,进口商迫于成本压力,很有可能会利用这种漏洞损害供应商利益,所以近期出货黎巴嫩的货主货代,做好风险把控,谨防目的港买家弃货、不付款等风险,以免钱货两空带来损失。